top of page

长乐路的风

丁乙,冯良鸿,余友涵

丁乙、冯良鸿、余友涵三人,有着近四十年的交往和情谊。三人三色,从共同的创作原点出发,各自长成不同的面貌。


改革开放后,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知识界发起的“新启蒙”,是三人交往和创作起步时段的主要的思想背景。西方学术著作和创作实践在这一时期被引入中国,传统和古典的中国学问被重新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三人的思想之窗,并激发了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以共享而同频的知识背景和阅读经验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连接,并有意识地和当时官方主流的创作形态保持了距离。在三人的不同访谈中,都提到阿纳森(H. H. Arnason)、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老子、塞尚(Paul Cézanne)、郁特里罗(MauriceUtrillo)、沃霍尔(Andy Warhol)等同样的名字,也都不约而同提及《法国乡村绘画展》、《波士顿美术馆藏画展》、《赵无极作品展》等外来展览的影响和启发。他们三人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丰富的艺术实验,并开始以抽象艺术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方向。在《现代绘画》展(复旦大学学生俱乐部,1985)和《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1989)这两个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展览中,他们同台展出了自己这个阶段的抽象绘画作品。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系统开始逐步完善,本地的媒体、市场、展览、批评等等力量带着不同的目标、策略和操作方式开始进入艺术行业。与此同时,海外的学术、资本也参与了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塑过程中,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实现跨国展览、留学、收藏、驻留创作,这让中国艺术家的工作开始被置于一个更为全球性的语境和范畴来审视。三人以不同的方式、态度和位置,参与构筑了这个时段的历史进程。

长期以来,应空间持续关注中国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每个思想单元的问题意识,试图在当代艺术领域找到可资对应的代表性创作实践,以展览、研究、出版等多维而谱系的探究,再现观念和实践所发生历史现场的复杂维度,并把这些问题的可思性延续至当下——本次展览是这一思路的最新进展。


“长乐路”,是艺术家余友涵八十年代画室的所在地,我们认为这个意味丰富的名字,代表着一个艺术共同体的非常重要的坐标。三位艺术家的交往史,不仅仅是一个史诗般的友谊故事,过程中亦能串联起许多重要的艺术事件;他们在八九十年代上海开始的抽象艺术工作,具有艺术史源头性的观念和历史价值;同时,他们的创作从早期作为文化意识的抽象,到今天作为绘画意识的抽象,也有着甚为明晰的演进。我们在展览空间中,并置陈列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和当下最新的作品、并且复现了许许多多三人共同的学术经验细节和交流场景。以这些作品和文献作为建立历史观察的起点,我们邀请活跃的青年研究者以展览为契机,来展开艺术史的接力续写和研究梳理。

bottom of page